歷年展覽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2014.02.22-2014.04.20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

研究及策劃團隊以一年的田野研究與史料收集、準備,「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覽結合了文件、檔案與藝術創作,呈現並探索戰後台灣聲響文化運動的脈絡。 展覽首先以1997年由水晶唱片(現已結束營業)所發行的專輯《浪來了:傾聽‧台灣的話》作為議題開展的起點,它是錄製於花蓮吉安鄉的47分鐘海浪拍岸聲,雖是自然、非人造的聲音,但這聲音經過錄製後發行,標以「台灣的話」,即是具有特定政治意涵宣稱的聲響--一種「造音」。本展覽從這張專輯開始,考掘「本土化」這個台灣現代性形塑歷程下難以迴避的課題,舖陳台灣戰後歷經戒嚴時期的禁歌管制、美國熱門音樂、追尋自己音樂的「民歌採集運動」與「民歌運動」,到解嚴後的地下音樂場景、噪音運動、瑞舞運動和實驗聲音創作等等聲響文化運動的脈絡,從歷史的社會土壤裡重新翻、掘、找,以系譜學的方法爬疏聲響「本土化」的軌跡,並思考它再一次被「造音」轉化的可能。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本展共分為五個區塊: 一、「控管與隙縫」: 此區交代台灣的聲響文化的現實政治背景。戒嚴時期,當權者對於台灣通俗音樂實施了嚴格的文化治理,包括歌曲審查、電波管制與出版管制。不過,隨著美軍協防而進入台灣的美國流行音樂卻避開審查,形成一個治理隙縫。於是,相較於本土音樂的治理與規訓,美國熱門音樂成為一種對於現代聲響的想像。 二、「聲響翻土」: 1966年由許常惠、史惟亮發起的民歌採集運動是當時對於「我們需不需要有自己的音樂?」之提問的行動。此運動的餘波是恒春民謠歌手陳達被台北知識圈發掘,雖受到文化論述的重視與討論,但當時國語唱片工業鮮少回應,直到解嚴之後,新一波的本土反思運動才開始試圖連結到陳達,並以另一種方式重新回應了許常惠、史惟亮的提問。 三、「另翼造音」: 當李雙澤於1976年於演唱會中公開質問「我們自己的歌在哪裡?」之時,就已正式宣告「唱歌」有時並非純音樂行為,還可以是社會行動與政治造音。本區敍述了李雙澤、楊祖珺到解嚴後的左翼政治行動樂團的歷史,以及Live House「地下社會」遭到排除的事件。此外,原住民如何在漢人主流音樂脈絡之外唱自己的歌,也是本區的子題之一。 四、「另逸造音」: 自戒嚴的規訓身體叛逃出來的行動,在1980年代初即開始在行為藝術、小劇場領域中醞釀。解嚴之後,造音的身體叛亂、逃逸逐漸走上高峰,包括後來被總稱為「噪音運動」的一連串公開表演,以及演變為社會事件與文化現象的「瑞舞運動」。 五、「另藝造音」: 2000年前後,「聲音藝術」一詞的被運用,讓造音的可能性不斷被擴張與辯證,並且以多種方式實踐,成為另一種實驗的藝術取徑。本區展出於1990年代至跨世紀之交,集中關注台灣聲響實驗發展過程且擁有完整紀錄的組織「在地實驗」,以及目前致力於聲響思考、開發與表演形式的活躍團體/藝術家,包括「失聲祭」、「旃陀羅公社」、黃大旺。他們的藝術作為已不限於單純的發展異質聲響,還包括自我媒介化,相互連結,合作爭奪聆聽與發聲場域,延續並推進了1990年代噪音場景中的自我組織精神。 展覽中除了研究團隊蒐集來的唱片、海報、傳單、紀錄片等文件之外,並邀請了十五組聲響、視覺創作者,以藝術創作延伸與拓展展覽的思索面向。本展所欲提出的,並非一套完整的台灣聲響文化歷史或編年史,而是一種「聆聽與解釋台灣聲音的態度」,嘗試透過聽覺感知進入歷史之中作翻轉,並且期待它可以是邀請討論的起點。

展覽時間 2014.02.22-2014.04.20 聯合主辦 MoNTUE北師美術館、立方計劃空間 本展獲國藝會2012年度策展專案贊助 策展 何東洪、羅悅全、鄭慧華 協力策展 范揚坤、游崴、黃國超、鍾仁嫻 展覽顧問 黃孫權 參展藝術家 Floaty、王明輝、王福瑞、朱約信、洪東祿、姚瑞中、張照堂、陳界仁、黃明川、黃大旺、澎葉生(Yannick Dauby)、鄧兆旻、在地實驗、失聲祭、旃陀羅公社……。 ☞ 展覽手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