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PERMANENT EXHIBITIONMETRO 11

本館自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贈予的百多件石膏模製品中,精選11件作品修復保存並置於館內開放空間永久常設,本館也成為亞洲唯一取得此批藏品的文化機構。 美術館成立之後,開始為石膏模製品進行一整套的規劃,包括展覽、教育推廣與出版計畫。率先修復完成並展示的是《METRO 11》系列,此系列由11件在藝術史上極具代表性石膏模製品組成,美術館邀請藝術史學者、文物修復專家及展場設計師共同策劃展出這11件作品,將它們修復後並永久展示於北師美術館的空間中,展示設計巧妙的將西方經典雕塑與當代建築融合,成為北師美術館最具代表的常設館藏。「METRO」是個雙關詞,同時代表捷運與大都會美術館,不僅暗示了北師美術館位於都市的核心,也象徵著古往今來的開創性。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METRO 1 在北師美術館臨路北側大廳迎接觀眾的鎮館之寶 —「北獅」。生於十八世紀末的巴里(Antoine Louis Barye, 1796-1875), 1818年22歲時,進入了巴黎的美術學校(École des Beaux Arts),接受正規的藝術訓練,不僅臨摹古典動物塑像,也學習動物解剖學,並涉獵藝術考古學者及自然史學者的研究。然而,對他後來成為動物雕塑專家影響更為深遠的,是他在1823年27歲起於巴黎的植物園裡觀察、速寫活生生的動物的經驗。1833年的沙龍展中,巴里再推出以石膏製成的《獅子與毒蛇》(Lion Crushing aSerpent),此作獲得當時法國國王路易‧菲利(Louis-Philippe)的賞識,進而委託他鑄造一尊《獅子與毒蛇》青銅像,於1836年的沙龍展出後,移至杜勒利皇宮花園中。 這件巴里36歲時所做的《獅子與毒蛇》,成為他藝術生涯的重要代表作,也為他在藝術史的洪流中取得一席之地。凶猛怒吼的獅子,正全副警備地瞪視著利爪壓制下的毒蛇。不僅獅子的肌肉體態、表情充滿張力,就連獅子背上的鬃毛也清楚刻畫地令人感受到氣氛的緊繃。這是生死搏鬥的關頭。雖然獅子佔了上風,身子被踩壓的毒蛇,頭部迴轉朝向獅子,大開雙顎,似乎正掙扎著準備回擊。這種對動物狂野本能、尤其是生死交戰的寫實刻畫,呼應了浪漫主義擁護者對於自然及原始生命力量的重視。巧妙的是,這本是極度狂烈的生死交戰,卻因為巴里選擇刻畫雙方對峙的片刻,使得觀者的目光與情緒跟著懸止,屏氣凝神地想像下一刻猛烈動作的發生;也因為獅子與毒蛇專注於彼此之搏鬥,使得觀者在感受猛烈情緒之際卻不受驚恐感威脅,而得以反觀自身。寫實刻畫的獅子與毒蛇生死搏鬥,成為人類情感交戰的象徵。這件青銅塑像,現今擺放於羅浮宮美術館的雕塑大廳裡,成為十九世紀前期浪漫主義藝術表現的範例之一。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METRO 2 〈天使報喜〉以及〈聖母探訪〉這兩個講述聖母瑪利亞一生重要片刻的聖經故事,是西方繪畫與雕刻中常見的題材。北師美術館這次展示的石膏模製品,就有一件形式非常古樸可愛的〈天使報喜〉深浮雕。樸素的童貞女瑪利亞,將原本日常閱讀的書放在腳邊,筆直恭敬地站立著,僅微微低頭、側身迎向左方突然乍現的大天使加百利(Gabriel)。加百利雙腳一前一後,透過衣摺顯露微微屈膝,彷彿剛從左方到來,肅靜中帶有動感。這樣的浮雕本身,可以是一件獨立的作品,訴說著聖經故事中的一個重要片刻,這件浮雕原本是法國夏特爾聖母主教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Chartres)西正面皇家大門南側(右側)入口門楣雕刻計畫的一部份。這組門楣雕刻分為兩層,從下層左邊〈天使報喜〉開始,接著往右是〈聖母拜訪〉、〈耶穌誕生〉、〈東方三聖朝拜〉,再到上層的〈在神殿上引獻耶穌〉,最後總結到弧形頂飾中榮登寶座的聖母子像。夏特爾是位於巴黎西南八十公里外的城市,自從西元四世紀以來即為主教堂座落所在。西元1134年的一場大火,把舊有的主教堂西正面燒毀,當時的主教隨即展開修建工程,現存的西正面皇家大門即是在1140至1150年間興建。從此,夏特爾主教堂成為重要的朝聖地,也成為歐洲中世紀哥德式建築藝術的重要代表之一。哥德式教堂作為上帝之家以及基督教信仰中心,不僅透過了建築結構本身、也藉由各種雕刻、彩繪玻璃等裝飾,再現了基督教宇宙觀與神學體系。西正面大門,作為通往上帝國度的入口,門楣雕刻尤其象徵了基督的神性本質。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METRO 3 在北師美術館大廳還可以看到另一個哥德式教堂建築雕刻的例子。就在〈天使報喜〉的對面牆上,豎著另一件明顯有著外框的人物浮雕:瑪利亞的父親-聖若亞敬。這件作品來自法國東北香檳區的城市(Reims)主教堂大門內面,大門上除了有色彩繽紛的玫瑰花窗(rose window),左右兩側一個個的壁龕層層堆疊,羅列著各式各樣的人物雕像。這面內牆浮雕上的人物故事,原來是刻劃著聖經創世紀人物以及耶穌的先祖。漢斯主教堂這片內牆浮雕還追溯到了瑪利亞的父母—聖安妮(St Anne)與聖若亞敬(St Joachim),兩人都是大衛王的後裔。漢斯主教堂這道壯觀的西正門內面雕刻牆,在哥德式教堂建築中是獨一無二的;甚至不只是西正門內兩側,在漢斯主教堂的外部與內部各處,都充滿了精湛的雕刻,以雕刻的數量來算,在所有歐洲主教堂中,漢斯主教堂只排在夏特爾主教堂之後。漢斯主教堂在法國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自1364年起到1825年止,它是歷任法國國王舉行加冕儀式之所在(除了1804年拿破崙改在巴黎聖母院加冕)。當國王加冕後登上寶座時,在他面前的景象,就是這道西正面大門上的玫瑰花窗與佈滿聖經人物的雕刻內牆。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METRO 4.5.6 相較於法國哥德式教堂雕刻,義大利雕刻的樣貌又是如何呢?轉身來到北師美術館咖啡廳,吧台上方就掛著一件十四世紀的代表作。這件由三個部分組成的浮雕,原作為大理石雕刻,分成上下兩部分,上半部的底面再鑲嵌上藍色、金色的玻璃,象徵了神聖的境界。北師美術館牆上這組浮雕的外側兩件,位居原作下半部左右兩側,中間「正發生的事件」,是〈聖母之死〉。鋪著布巾的長方形棺木上,躺著逝去的聖母,前後兩位使徒雙手拉著布巾,中間一位使徒彎下腰來握吻聖母的右手。周圍簇擁著的,還有其他悲慟的使徒與聖人,已復活之耶穌站在中央,在頭戴三角冠、手持蠟燭的天使們的隨從下,前來迎接聖母的靈魂;耶穌伸出右手祝福著聖母,左手抱著代表聖母靈魂的嬰兒。〈聖母之死〉充滿著悲傷的情緒但不失莊嚴,上方的〈聖母升天〉則散發著光輝喜樂的氣氛。端坐在寶座軟墊上的聖母,兩旁共有六位天使,對稱排列,其中上下四位手捧著杏仁狀的神聖光圈朝天堂飛升,中間兩位以號角與風笛吹奏著聖樂。特別的是,在聖母右下方腳邊側身跪著耶穌使徒之一,聖湯馬斯(St.Thomas),伸出雙手捧接聖母遞下的腰帶。 這一件大理石浮雕原作,自十四世紀中完成以來,就一直存在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的歐聖米迦勒教堂(Orsanmichele,原字義是「菜園中的聖米迦勒」),特別的是,這間歐聖米迦勒教堂,原本在興建時並不是做為教堂,而是要當作穀物市場與穀倉。此外,這件浮雕並不是獨立的作品,而是一座神龕(tabernacle)的背面裝飾,在這浮雕旁,還刻著一行字:「Andrea di Cione,佛羅倫斯畫家,是建造這座神龕的大師,1359」。 和前面幾件浮雕不同,在這一件浮雕上,清楚銘記了藝術家的名字。Andrea di Cione(c.1315/20 -1377),通常稱為Orcagna(歐卡納),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著名大師之一,留世的重要名作,除了在歐聖米迦勒教堂裡的這座神龕,還有在新聖母瑪利亞教堂(Santa Maria Novella)裡的祭壇畫。有趣的是,歐卡納甚至把自己的形象留在這件浮雕上:注意看美術館牆上右邊這件,右上方有兩位戴著帽子、裝束與眾不同的人物,左邊這位擺著手勢,回過頭,似乎正在和他左後方的人物說話;而後面這位人物,似乎只靜靜地聽著、旁觀著〈聖母之死〉的場景,他留著短鬚,面容刻畫寫實,與其他的使徒、聖人等明顯不同。自十六世紀中開始,他就被認為是歐卡納呈現自我的肖像。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METRO 7.8 這兩件形制相似的浮雕作品,不管是紋路或是色澤,極為逼真地模仿了木頭雕刻的質地。從聖經中尋找典故加以比對,發現刻畫兩人互擁親吻的這一件浮雕,講述的應該是童貞女瑪利亞(Virgin Mary)探訪伊利莎白(Elizabeth)的故事。根據《路加福音》,大天使加百利奉命來到拿撒勒城瑪利亞住所,告知她已蒙主恩將懷孕產下耶穌(天使報喜,Annunciation),此外,她年長的表親伊利莎白也即將進入懷孕第六個月。接到此消息後,瑪利亞於是前往探訪表親伊利莎白(聖母探訪,Visitation)。〈聖母探訪〉這個故事之所以重要,因為伊利莎白即將產下的男嬰,日後將是預告耶穌即是救世主彌撒亞、並且替耶穌施予受洗儀式的先知,施洗者聖約翰(St John the Baptist)。這兩位懷著聖胎的女性,彼此親切地會面問候,預示了基督教的誕生。在描繪〈聖母探訪〉的圖像傳統中,年長的伊利莎白通常是包著頭巾。北師美術館這件浮雕,左邊女子留著長髮、頭戴冠冕,應是瑪利亞,右邊女子包著頭巾並戴上帽子,則是伊利莎白。和一般圖像較為不同之處,是這兩位女子除了伸手互擁之外,臉頰還彼此碰觸,彷彿親吻著般。側著身的兩人,透過頭部光圈、冠帽以及衣衫刻紋,構成了和諧的對稱形式;手部的動作以及親吻的姿態,則將直立的兩人做了橫向的連結。整體而言,呈現了圖案般的律動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顯眼的聖經人物外,浮雕的上半部還有一個圓形紋樣,由兩個小天使分站左右,捧著一面盾形徽章。經過搜尋比對之後,原來,這是丹麥、瑞典(連同芬蘭)和挪威(連同冰島、法羅群島等)三國結成的北歐卡爾馬聯盟(Nordic Kalmar Union, 1397-1523)的首任共主,艾利克國王(Eric ofPomerania, 1381-1459)與菲莉帕王后(Queen Philippa, 1394-1430)的徽章。這樣的徽章圖案,指出這件浮雕應該是在艾利克國王與菲莉帕王后任內時製作的。 北師美術館的另外這一件,刻畫的是福音書作者聖馬太(St. Matthew)。這件浮雕中的男子一手如其他使徒一樣拿著銘寫信條的卷軸,另一手則握著長劍。根據傳說,聖馬太在往衣索匹亞傳道的途中遭到嶄首,象徵他殉道的長劍因而也成為辨識他身份的根據。 這兩件木刻浮雕的原作,來自遠在北大西洋中位處挪威、冰島、蘇格蘭之間的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群島中部的柯爾克竹波(Kirkjubøur)村,自十一世紀初基督教傳入法羅群島,至十六世紀中葉宗教改革(Reformation)為止,期間乃是法羅主教區的宗教文化中心。目前列為重要國家古蹟的,除了有建於十三世紀的馬格那斯主教堂(Magnus Cathedral)遺跡外,還有自十二世紀遺留下來、今日仍在使用的聖歐拉夫教堂(St Olav’s);在中世紀時,聖歐拉夫教堂形同法羅主教區的主教堂(cathedral)。北師美術館這兩件木刻浮雕的原作,即是來自這一座長形、外觀簡樸的聖歐拉夫教堂。 就這些木刻浮雕的功能來看,它們最初極有可能是做為聖歐拉夫教堂唱詩班座席的背板。十六世紀中葉以後,法羅群島的主教座席被撤除,聖歐拉夫教堂轉成為教區教堂(parish church),這些背板乃被改用為教堂會眾所坐的長凳側板(pew end),一直使用到十九世紀後期。1874年,聖歐拉夫教堂修建之際,這些木刻浮雕與其他教堂聖物被認為是重要文化財產,而被移到了位於哥本哈根的丹麥國家博物館,直到二十一世紀初,這些斯堪地那維亞地區現存最古老的教堂木刻椅側浮雕,終於回到了法羅群島國家歷史博物館(Føroya Fornminnissavn)。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METRO 9 Metro11中還有一對獨特的螺旋柱,嵌立於二樓電梯口兩側。透過此件展品,顯示了十九世紀後期在以石膏模複製藝術文物時,對建築結構部件本身同樣給予了高度關注。相較於古典的圓柱已廣泛流傳使用,狀如螺旋或麻花般扭曲的柱子,則在台灣較為少見。 這對螺旋柱,來自於羅馬的拉特拉諾聖喬凡尼主教堂(San Giovanni in Laterano;St John Lateran)與羅馬城牆之間的修道院遺址中的迴廊。聖喬凡尼主教堂興建於西元四世紀教宗西爾威斯特(Pope Sylvester I, 314-355)在位時,後世歷經多次重建,目前現存的教堂是十七、十八世紀修建後的樣貌。聖喬凡尼主教堂是羅馬的主教堂,擁有主教寶座,在羅馬教會的位階上,高於所有教堂,甚至是梵諦岡的聖彼得教堂。早先,在主教堂旁有一大型的修道院,在此修行的僧侶們負責主教堂的各項宗教活動。此修道院目前留下來的部分,僅有建於十三世紀前期的迴廊。不同於法國哥德式教堂多使用尖拱,在羅馬的修道院迴廊,乃由一連串圓拱構成,這些圓拱又由成對的圓柱、螺旋柱、麻花柱交替支撐,依次座落於矮牆上。北師美術館的這對螺旋柱,即是迴廊裡其中一道拱門的支柱。更為特別的是,這些螺旋柱的表面還有精緻、色彩炫麗的幾何圖案馬賽克。十二、十三世紀時,這種彩色石頭鑲嵌裝飾盛行於羅馬地區,由Cosmati與Vassallectus兩個家族工坊主導製作,用於教堂地板、牆壁,甚至是講道壇、主教座席的裝飾。後世更以Cosmatesque字眼來指稱這種鑲嵌裝飾風格。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METRO 10 義大利的人物雕刻傑作,除了一樓咖啡廳的歐卡納聖母,北師美術館二樓,還有一件原作時代更早的作品。初看之下,這件雕塑呈現了一隻展開雙翅的老鷹,站在一位男子的雙翼上。這位留著短髮、頭部面容像是古羅馬人物的男子,身穿長袍,領口、袖口、衣擺、以及前方垂飾帶有著細緻的圖案,雙手捧著一本福音書放在胸前,泰然自若地站立在八邊形基座上,背後倚著露出頂飾的角柱。展開雙翅的老鷹,羽毛塑造得極富立體感,栩栩如生,雙翅上還承載著一塊石板。再仔細看,老鷹和男子中間,還有一隻公牛與一隻獅子。究竟這件雕像象徵著什麼,又做什麼用呢? 熟悉基督教傳統(尤其是新約聖經)的人,大概就會想起天使、老鷹、公牛、獅子代表了四位福音書作者(Four Evangelists):聖馬太(天使,或有翅膀的男子)、聖約翰(老鷹)、聖馬可(獅子)、聖路加(公牛);前兩位是耶穌十二位使徒(Twelve Apostles)的其中之二,後兩位是使徒聖彼得與聖保羅的追隨者。這件雕刻令人讚嘆之處,就在於雕刻家透過象徵手法,把四位福音書作者的概念統合創造出一個有機的形式,並且,這件雕刻的形式,還有效地符合了它的使用功能與目的。從老鷹背上的石板,可以推測,石板上面應該可以放置東西,就像是書架、譜架一樣。如果上面是放書或經文,那麼就和聖馬太手中捧著的福音書有所呼應。此外,天使和老鷹之間露出的角柱頂飾,以及天使腳下的基座,都暗示了這件雕刻的左右兩側與下方還有所延展。事實上,這件雕刻來自於西耶納主教堂講道壇的一角。北師美術館還有一件八角形基座,也是同樣來自這個講道壇。 位於義大利中部托斯坎丘陵區小城西耶納(Siena)的主教堂,興建於十三世紀中葉;不同於法國夏特爾及漢斯主教堂令人驚嘆的繁複雕飾外觀,西耶納主教堂在晴空陽光下,則閃爍著白色、綠色、紅色大理石的天然光輝。走近唱詩班席,在左側袖廊中矗立著一座巨大的大理石講道壇(pulpit),上方展開雙翅的老鷹,俯瞰著開闊的中廊。老鷹背上的石板,就是牧師講道時放置經文的讀經檯(lectern)。 這座講道壇,是西耶納主教堂裡現存最老的作品,和教堂建築本身一樣,完成於1260年代。1265年,主管西耶納主教堂營建事務的神父,找來當時剛以比薩(Pisa)洗禮堂創新的六邊形講道壇(完成於1260年)聞名的雕刻大師皮薩諾Nicola Pisano (c.1220-84),和他簽訂契約,委託製作一座講道壇。契約中明訂,講道壇將採用卡拉拉大理石,且不同於比薩的六邊形講道壇,西耶納主教堂的講道壇將採八邊形,上半部將有七面浮雕,講述耶穌生平故事。雕刻大師皮薩諾所處時期雖然正值北歐哥德式藝術高峰期,他的作品也反映出法國哥德式藝術風格的影響,但他的雕刻中顯現出對古典元素的運用,這使得在十六世紀中葉寫下第一部藝術家傳記的瓦薩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認為皮薩諾是開啟文藝復興「現代」雕刻藝術的先驅之一。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METRO 11

SHARE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