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展覽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2013.04.25-2013.07.25北師美術館開館大展—米開朗基羅的當代對話

文藝復興與當代、西方與台灣間的對話 「MoNTUE北師美術館」的成立,其緣由來自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一批長期出借收藏,因此,開幕大展從中選定一件重要作品,即西方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的「白晝」(Day)作為核心,進行主題延展探究,並開展出古代及當代傑作之間的對話,其展出作品橫跨世界與台灣,提示跨文化的迴盪空間。 此次展覽的特點,除了集合美國大都會及法國羅浮宮兩大世界博物館的收藏,進行細部的探索,並將由此發展出數個線索問題性線索,將許多西方當代藝術中的重要作品(包括Damien Hirst, Thomas Ruff, Thomas Struth, Sam Taylor-Johnson, Bill Viola, Andy Warhol),再加上台灣各世代翹楚的藝術家(謝春德、陳界仁、張乾琦、曾御欽、劉瀚之),進行作品之間的對話,企圖打破藝術展覽的既有成規,展開新的相互照明可能。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Slide image

回視/背後 米開朗基羅〈白晝〉一作,原和〈夜晚〉形成對稱及對比,兩者結合並和〈黎明〉及〈黃昏〉兩兩相對。觀察其所在麥第奇禮拜堂的對稱設計,〈白晝〉和〈夜晚〉一樣都是身體高度扭曲,呈現出巨大張力的姿態,這和〈黎明〉及〈黃昏〉的鬆弛形成對照。仔細觀察〈白晝〉,更可見到它的背、手、腿等部位的刻意扭曲、甚至已超過平常人體的可能。 〈白晝〉人物的頭部,採取了一種向背後回轉,回看後方的姿勢,雖然這和原來禮拜堂作為家族墓室的構想相符,但這件作品人物的眼窩凹陷、眼睛刻畫不明確、引發它是未完成或描繪盲目的爭論。在盲目這條線索上,其象徵意義被認為意指人物以無畏的勇氣轉身面向所有的攻擊,但他卻無法看到人生最致命危險,即時間侵蝕帶來的死亡。 由米開朗基羅塑造〈白晝〉這個複雜的綜合體出發,展覽規畫呈現更多米開朗基羅畫派臨摹素描。首先發展出回視與背後這兩個主題,並使其相互纒繞對話:展覽觀察在由西方近、現代繪畫(委拉斯奎茲、馬奈)開始的直視觀眾主題,如何在華荷、史楚斯、魯夫、維歐拉、赫斯特等人影像作品中得到新的發展,而台灣藝術家陳界仁、張乾琦、劉瀚之又如何在他們各自當代關懷中轉化了這個主題。對於人體姿態及背部的展現,其實是米開朗基羅人體造形中,較少為人注意,但又一直持續的表現主題,這個罕見的主題,像是一道歷史中的潛流,在魯夫、曾御欽、謝春德、劉瀚之作品也有各自的發展。

面對死亡的沉思(memento mori) 更加令人感受到主題上普世性的,當是和生、死有關的主題。時間的侵蝕和面對死亡的沉思(memento mori直譯為憶起死亡的時刻),自然是米開朗基羅麥第奇墓室–禮拜堂的核心主題。這主題在當代藝術中並不缺席:赫斯特用嘲諷的方式面對它、維歐拉處理此主題時呈現出跨越藩籬的連結、華荷作品則帶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青春詩意。更明顯的是,珊.泰勒-強生在以錄像形式改寫米開朗基羅著名的〈聖母慟子像〉時,亦表達對此一主題的當代看法。台灣的藝術家也在各自的作品中展現面對死亡的沉思:謝春德談及宇宙的毀滅重生和人類因素間的關係、陳界仁質疑酷刑中死亡與狂喜是否真能相遇、張乾琦則拍攝一直處於受死亡及監控威脅的逃亡者如何能有重新面對世界的可能。 這樣的對話,突破了一般的展覽框架,使我們有可能看到一些新的相互理解正在形成。

展覽時間 2013.04.25-2013.07.25 策展人 林志明 ☞ 線上展覽圖錄 分享